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功能手術室內清洗置放一體式護理裝置。
背景技術:
醫(y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其中,醫(yī)療手術器械包括海棉鉗、組織鉗、蚊式止血鉗、持針鉗、止血鉗、普通敷料鑷、組織鑷、手術剪、手術刀柄、組織剪、拆線剪、布帕鉗/巾鉗和深部拉鉤等。一把好的手術器械使用和維護恰當可以使用將近10年,延長手術器械的壽命,在使用前對手術器械的處理與使用后的處理,要恰到好處,有些地方手術比較多,通過人工進行消毒和烘干作業(yè),工作效率低下,消毒烘干效果差,且對于手術器械的消毒和烘干不當,容易造成器械損壞,影響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多功能手術室內清洗置放一體式護理裝置,對醫(yī)療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清洗和烘干作業(yè),結構設計巧妙,消毒效果好,效率高;通過萬向球可對筒體進行支撐,提升筒體轉動的穩(wěn)定性;固定柱和卡槽卡接,方便固定柱殼體中從放入和取出,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手術室內清洗置放一體式護理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側通過支柱固定有圓柱形的殼體,底板的上表面對應殼體的位置固定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殼體的下端并延伸至殼體的內部,電機的輸出軸上端固定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柱,殼體內部的底面左側固定有溫度傳感器,殼體內部的底面有側固定有電加熱片,殼體的內側面固定有六個萬向球,六個萬向球均勻分為兩行,并且繞殼體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六個萬向球均與筒體的外側面接觸,筒體的外側面和底面均開設有通孔,筒體內部底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卡槽,卡槽和固定柱卡接,筒體的內部上端固定有橫板,殼體的上端和上蓋螺紋連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側的中間位置從左到右依次固定有除濕裝置、加熱裝置和氣泵,氣泵的出氣端上固定有第一電磁開關,第一電磁開關的出氣端和殼體的進氣端通過導管連通,氣泵的進氣端和加熱裝置的出氣端通過導管連通,加熱裝置的進氣端和除濕裝置的出氣端通過導管連通,除濕裝置的進氣端和殼體的出氣端通過導氣管連通,殼體下表面的出液口上設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設有第二電磁開關,底板上表面前側的左端從左到右依次固定有蜂鳴器、單片機與控制開關,單片機分別與溫度傳感器、蜂鳴器和控制開關電連接,控制開關分別與加熱裝置、除濕裝置、氣泵、第一電磁開關、電機、第二電磁開關、電加熱片和外部電源電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上蓋的上表面的中間位置固定有把手,上蓋的上表面對應殼體的位置固定有橡膠圈。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柱的上端為正四棱臺形。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筒體的外側面等間距開設有三層通孔,且每層八個通孔繞筒體的中心軸線等角度排列。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柱的數(shù)量為三個,且三個支柱繞殼體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手術室內清洗置放一體式護理裝置,對醫(yī)療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清洗和烘干作業(yè),結構設計巧妙,消毒效果好,效率高;通過萬向球可對筒體進行支撐,提升筒體轉動的穩(wěn)定性;固定柱和卡槽卡接,方便固定柱殼體中從放入和取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筒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柱、2溫度傳感器、3導氣管、4加熱裝置、5除濕裝置、6蜂鳴器、7單片機、8控制開關、9氣泵、10第一電磁開關、11支柱、12電機、13底板、14第二電磁開關、15出液管、16電加熱片、17殼體、18萬向球、19通孔、20筒體、21橫板、22橡膠圈、23上蓋、24把手、25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手術室內清洗置放一體式護理裝置,包括底板13,底板13上表面的右側通過支柱11固定有圓柱形的殼體17,支柱11的數(shù)量為三個,且三個支柱11繞殼體17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三個支柱11使得殼體17固定結實,底板13的上表面對應殼體17的位置固定有電機12,電機12的輸出軸貫穿殼體17的下端并延伸至殼體17的內部,電機12的輸出軸上端固定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柱1,殼體17內部的底面左側固定有溫度傳感器2,殼體17內部的底面有側固定有電加熱片16,殼體17的內側面固定有六個萬向球18,六個萬向球18均勻分為兩行,并且繞殼體17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六個萬向球18均與筒體20的外側面接觸,筒體20的外側面和底面均開設有通孔19,筒體20的外側面等間距開設有三層通孔19,且每層八個通孔19繞筒體20的中心軸線等角度排列,通過萬向球18可對筒體20進行支撐,提升筒體20轉動的穩(wěn)定性,筒體20內部底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卡槽25,卡槽25和固定柱1卡接,固定柱1的上端為正四棱臺形,固定柱1和卡槽25卡接,方便固定柱1殼體17中從放入和取出,筒體20的內部上端固定有橫板21,殼體17的上端和上蓋23螺紋連接,上蓋23的上表面的中間位置固定有把手24,上蓋23的上表面對應殼體17的位置固定有橡膠圈22,橡膠圈22增加了上蓋23和殼體17之間的密封性;底板13上表面左側的中間位置從左到右依次固定有除濕裝置5、加熱裝置4和氣泵9,氣泵9的出氣端上固定有第一電磁開關10,第一電磁開關10的出氣端和殼體17的進氣端通過導管連通,氣泵9的進氣端和加熱裝置4的出氣端通過導管連通,加熱裝置4的進氣端和除濕裝置5的出氣端通過導管連通,除濕裝置5的進氣端和殼體17的出氣端通過導氣管3連通,殼體17下表面的出液口上設有出液管15,出液管15上設有第二電磁開關14,底板13上表面前側的左端從左到右依次固定有蜂鳴器6、單片機7與控制開關8,單片機7分別與溫度傳感器2、蜂鳴器6和控制開關8電連接,控制開關8分別與加熱裝置4、除濕裝置5、氣泵9、第一電磁開關10、電機12、第二電磁開關14、電加熱片16和外部電源電連接,多功能手術室內清洗置放一體式護理裝置對醫(yī)療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清洗和烘干作業(yè),結構設計巧妙,消毒效果好,效率高。
在使用時:將經過初步沖洗的醫(yī)療手術器械放入到筒體20中,將筒體20的卡槽25和固定柱1卡接,萬向球18與筒體20的外側面等間距分布的三層通孔19交錯設置,向殼體17中注入清洗液,將殼體17的上端和上蓋23螺紋連接,控制開關8上設有對應加熱裝置4、除濕裝置5、第一電磁開關10、電機12、第二電磁開關14和電加熱片16的控制按鈕,單片機7通過溫度傳感器2檢測殼體17中注入的清洗液溫度,單片機7通過控制開關8控制電加熱片16將清洗液的溫度加熱到設定溫度,使得洗液維持在最佳清洗溫度;單片機7通過控制開關8控制電機12,電機12通過支撐板和固定柱1帶動筒體20旋轉;當清洗結束后,單片機7控制蜂鳴器6報警,醫(yī)護人員通過控制開關8控制第二電磁開關14打開,使得殼體17中的使用過的清洗液流出,醫(yī)護人員通過控制開關8控制加熱裝置4、除濕裝置5和氣泵9工作,對殼體17中的空氣干燥和加熱,從而將醫(yī)療手術器械烘干。
本發(fā)明,對醫(yī)療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清洗和烘干作業(yè),結構設計巧妙,消毒效果好,效率高;通過萬向球18可對筒體20進行支撐,提升筒體20轉動的穩(wěn)定性;固定柱1和卡槽25卡接,方便固定柱1殼體17中從放入和取出。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