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一體化輸水泵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給排水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灌溉用的輸水泵站,特別是一種所有部件均封閉在地面下井筒內的一體化輸水泵站。
【背景技術】
[0002]輸水泵站是設置于江河、湖泊等水源旁,用于提升江河、湖泊內的水是吸納灌溉的目的。傳統(tǒng)的輸水泵站是在水源旁建造泵站房,在泵站房內配置抽水泵、真空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及閥門、管道等(如圖1所示)。
[0003]傳統(tǒng)的輸水泵站存在以下缺點:
[0004]占地面積大,施工過程復雜且周期長、而且建造費用高;
[0005]由于泵房地坪高于水源,水泵需要加裝真空系統(tǒng),對管路系統(tǒng)密封要求嚴格,一旦泄漏容易造成水泵缺水運行或無水運行損壞水泵,因此故障率高,需要經常性的維護、修理,投資及管理運行費用高;
[0006]水泵由于不是自灌,啟動水泵前需開啟真空泵,使進水管路形成負壓,靠虹吸作用將水提取到水泵進口處,然后才能開啟水泵,系統(tǒng)運行繁瑣,對操作人員要求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7]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將所有部件集中封閉在井筒內并將井筒置于地下、占地面積小、施工周期短、建造管理運行成本低的一體化輸水泵站。
[0008]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種一體化輸水泵站,包括混凝土底座配重的井筒,井筒置于地面以下,操作平臺將井筒分為上、下兩個腔室,上腔室為泵站電控室,下腔室為泵站水室。
[0009]在泵站水室包括安裝在混凝土底座上的潛污泵,連接潛污泵和出水管的自動耦合裝置,在井筒底部的一側設有進水管,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設有控制閥,在井筒筒內壁上固定安裝有液位控制器;在泵站水室的井筒頂部還固定安裝有一連通泵站水室和外界的水室呼氣管。
[0010]在泵站電控室內安裝有配電柜,在配電柜上設有配電柜進氣管和配電柜排氣管,配電柜通過導線與潛污泵連接,在泵站電控室井筒壁上安裝有連通泵站電控室和外界的泵站電控室進氣管和泵站電控室出氣管,在泵站電控室頂部設有泵站電控室入口,在泵站電控室入口處固定設有爬至泵站電控室內的爬梯。
[0011]在操作平臺上設有連通上腔室與下腔室的密閉式檢修口 ;從檢修口處向下延伸至泵站水室底部固定設有維修用的導軌。
[0012]進一步地,所述的潛污泵通過吊索吊送至混凝土底座處,吊索的一端固定在操作平臺上,另一端固定在潛污泵上。
[0013]進一步地,進水管軸線與井筒中心軸線間有夾角,且進水管的進水口方向斜向上傾斜。
[0014]進一步地,所述的泵站電控室入口設有入口密封蓋,密封蓋與水平地面平齊。
[0015]進一步地,所述的配電柜為負壓式防潮配電柜。
[0016]進一步地,所述的自動耦合裝置由出水法蘭、附加耦合法蘭和出水管座進口法蘭組成。
[0017]進一步地,所述的潛污泵為潛水泵。
[0018]進一步地,所述井筒為碳鋼板焊接而成的,且井筒內外壁均有防腐層。
[0019]綜上,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通過將所有部件均封閉在井筒內,減少了占地面積,該輸水泵站所占面積僅為傳統(tǒng)輸水泵站的1/10-1/20。而且通過井筒內部件整體式的結構大大的縮短了施工周期,安裝只需要2-3天。另外,在節(jié)約了建造時間的同時還減少了建造費用。
[0021]采用潛污泵,避免了傳統(tǒng)灌溉泵站采用真空虹吸提水方式,有效地保護水泵的運行,水泵不易損壞,減少了日常維護、維修,降低了管理運行成本的同時,避免了因維修帶來的灌溉的延誤。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傳統(tǒng)的灌溉用輸水泵站房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
[0025]I水渠,2攔污渠,3進水池,4傳統(tǒng)的進水管,5水泵,6傳統(tǒng)的出水管,7傳動裝置,8電動機,9出水池,10干渠,11泵房,12混凝土底座,13進水管,14井筒,15潛污泵,16自動耦合裝置,17泵站水室,18操作平臺,19檢修口,20泵站電控室,21配電柜,22配電柜進氣管,23配電柜排氣管,24泵站電控室出氣管,25泵站電控室入口,26泵站電控室進氣管,27爬梯,28泵站水室呼氣管,29出水管,30吊索,31液位控制器,32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進行詳細說明,所舉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27]如圖1所示為傳統(tǒng)的灌溉用輸水泵站房的設計,它包括水渠1、攔污渠2、進水池3、傳統(tǒng)的進水管4、水泵5、傳統(tǒng)的出水管6、傳動裝置7、真空系統(tǒng)、電動機8、出水池9、干渠10和泵房11( “傳統(tǒng)的進水管”和“傳統(tǒng)的出水管”只是為了區(qū)分傳統(tǒng)泵房與本實用新型所標注的進水管13和出水管29而進行的命名)。其中部分傳統(tǒng)的進水管、水泵、傳動裝置、真空系統(tǒng)、電動機和部分傳統(tǒng)的出水管是安裝在泵房內的。需要在泵房的兩側分別設計傳統(tǒng)的進水管通入泵房的孔道、傳統(tǒng)的出水管伸出泵房的孔道。而且在安裝時,需要先建造打好地基,建造好泵房后才能將泵房內的各部件進行逐個順利安裝,且安裝時需要考慮各部件的位置關系、布置方式??偟氖┕ぶ芷诒容^長,且建造泵房的成本較高。
[0028]如圖2所示,該實用新型包括混凝土底座12配重的井筒14,所述的井筒為圓筒或者方形筒狀,且井筒是由碳鋼鋼板焊接而成的,防腐效果好,在井筒打入地下后不會因與水土的長期接觸而發(fā)生腐蝕。
[0029]井筒被井筒內的操作平臺18分為上、下兩個腔室,上腔室為泵站電控室20,下腔室為泵站水室17。操作平臺為一碳鋼鋼板,該鋼板焊接在井筒內壁上。操作檢修人員可以站在操作平臺上進行操作檢修等工作。
[0030]泵站水室包括安裝在混凝土底座12上的潛污泵15,所述的潛污泵為潛水泵。潛污泵與出水管29通過自動耦合裝置16連接,即通過由出水法蘭、附加耦合法蘭和出水管座進口法蘭組成的自動耦合裝置連接。自動耦合裝置實現(xiàn)了潛污泵和出水管的快速連接,無需復雜拆卸過程,維修方便快捷。
[0031]在泵站水室的井筒底部一側設有進水管13,進水管實現(xiàn)將地下的水輸入到井筒內,通過潛污泵和出水管在將水輸送至地面。進水管為一圓筒管,且進水管與井筒筒壁間有一定的傾斜角度。進水管的軸線與井筒的中心軸線間有一定的夾角,并且進水管的進水口方向為斜向上傾斜的,這樣減小了通過進水管進入井筒內的水給進水管的壓力,減小了井筒內水對進水管內水的阻力,使得進水管的水可以更加順暢的流至井筒內。
[0032]在井筒筒內壁上還固定安裝有液位控制器31,